静载试验
分级加载测试:按设计荷载的20%逐级递增至120%
持荷变形观测:每级荷载维持30分钟记录位移变化
残余变形测量:卸载后24小时监测结构恢复状态
动载试验
冲击荷载测试:模拟车辆制动或机械振动工况
频率响应分析:测定结构固有频率与阻尼比
加速度监测:采集关键节点振动加速度峰值
疲劳试验
循环加载测试:执行10^5~10^7次荷载循环
裂纹扩展监测:采用声发射技术跟踪损伤发展
刚度退化评估:对比初始与终期荷载-位移曲线
建筑结构体系
高层建筑:框架-核心筒/剪力墙结构整体稳定性验证
大跨度空间结构:网架/索膜结构节点承载力测试
装配式建筑:预制构件连接节点抗剪性能评估
桥梁工程
斜拉桥/悬索桥:主梁局部承压区应力分布测试
拱桥吊杆:索力均匀性与锚固系统有效性验证
桥墩基础:差异沉降引起的附加弯矩测定
特种设备设施
起重机械:轨道梁抗倾覆稳定性验证
压力容器:开孔补强区应力集中系数测定
储罐结构:液位变化引起的环向应力监测
分级加载法
采用液压伺服系统实现荷载精确控制(误差≤±1.5%)
按GB/T 50152-2012规定设置加载步长与持荷时间
循环加载法
依据ASTM E2126标准建立荷载谱模型
采用位移控制模式保持应变速率恒定(0.005mm/s)
振动激励法
使用电磁激振器产生0.1~50Hz扫频信号
基于ISO 7626进行模态参数识别与振型拟合
荷载施加系统
电动液压千斤顶:最大出力5000kN/精度0.5级
反力架装置:刚度系数≥10^8 N/m的钢结构框架
变形测量设备
激光位移传感器:量程±50mm/分辨率0.001mm
振弦式应变计:温度补偿范围-20℃~+60℃/精度±3με
动态采集系统